角度编码器-必力信光电-供应角度编码器
磁性编码器是近年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电磁敏感元件,它是随着光学编码器的发展而发展起来的。光学编码器的主要优点是对潮湿气体和污染敏感,但可靠性差,而磁性编码器不易受尘埃和结露影响,同时其结构简单紧凑,可高速运转,响应速度快(达500~700kHz),体积比光学式编码器小,而成本更低,且易将多个元件地排列组合,比用光学元件和半导体磁敏元件更容易构成新功能器件和多功能器件。在高速度、高精度、小型化、长寿命的要求下,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磁性编码器以其突出特点而独具优势,成为发展高技术产品的关键之一。磁性编码器原理是通过磁力形成脉冲列,产生信号,其特征为将未硫化的橡胶中混合稀土类磁性粉末形成磁性橡胶坯子,硫化粘附在加强环(1)上,形成磁性橡胶环(2),在该磁性橡胶环上以圆周状交替着磁,产生S极和N极。同时采用新型的SMR(磁敏电阻)或霍尔效应传感器作为敏感元件,角度编码器,信号可靠。此外,采用双层布线工艺,还能使磁性编码器不仅具有一般编码器仅有的增量信号及增量信号和指数信号输出,还具有信号输出功能。所以,尽管目前约占90%的编码器均为光学编码器,但毫无疑问,在未来的运动控制系统中,磁性编码器的用量将逐渐增多。增量式编码器(IncrementalEncoder)是一种用于测量旋转角度、位置和速度的设备。它通过感知和记录轴的运动,将运动参数转化为数字信号进行处理和分析。增量式编码器广泛应用于自动控制系统、机械加工、机器人技术和仪器仪表等领域。本文将介绍增量式编码器的工作原理、分类以及特点。1.增量式编码器工作原理增量式编码器基于光学或磁性原理工作,其工作原理可以分为以下几个步骤:·光学或磁知:增量式编码器通常由一个固定部分和一个旋转部分组成。固定部分包含感应器(例如光电二极管或霍尔传感器),而旋转部分则与被测量的物体相连接。当旋转部分发生旋转时,感应器会感知到光电信号变化或磁场变化。·信号产生:根据感应器产生的信号变化,增量式编码器会生成脉冲信号。通常,每旋转一周,增量式编码器会产生若干个脉冲,其数量与编码器的分辨率有关。·脉冲计数:脉冲信号会被计数器记录下来,以确定物体的位置、旋转角度或速度。通过对脉冲计数进行处理和分析,可以得到的测量结果。·输出接口:增量式编码器的测量结果可以通过数字接口(如脉冲输出、RS485通信等)传输给外部设备或系统进行进一步处理和应用。严格地讲,方波高只能做4倍频,虽然有人用时差法可以分的更细,角度编码器种类,但那基本不是增量编码器推荐的,更高的分频要用增量脉冲信号是SIN/COS类正余弦的信号来做,后续电路可通过读取波形相位的变化,高精度角度编码器,用模数转换电路来细分,5倍、10倍、20倍,甚至100倍以上,分好后再以方波波形输出(PPR)。分频的倍数实际是有限制的,首先,模数转换有时间响应问题,模数转换的速度与分辨的度是一对矛盾,不可能细分,分的过细,响应与度就有问题;其次,原编码器的刻线精度,输出的类正余弦信号本身一致性、波形度是有限的,分的过细,只会把原来码盘的误差暴露得更明显,而带来误差。细分做起来容易,但要做好却很难,其一方面取决于原始码盘的刻线精度与输出波形度,另一方面取决于细分电路的响应速度与分辨度。例如,德国的工业编码器,推荐的佳细分是20倍,更高的细分是其推荐的精度更高的角度编码器,但旋转的速度是很低的。一个增量编码器细分后输出A/B/Z方波的,还可以再次4倍频,但是请注意,细分对于编码器的旋转速度是有要求的,一般都较低。另外,如原始码盘的刻线精度不高、波形不,或细分电路本身的限制,细分也许会波形严重失真,大小步,丢步等,选用及使用时需注意。前面的问题:一个正余弦A/B输出360PPR的增量编码器,小分辨角度可能是0.01度(如果25倍分频,且原始码盘精度有保证)。有些增量编码器,其原始刻线可以是2048线(2的11次方,11位),通过16倍(4位)细分,得到15位PPR,再次4倍频(2位),得到了17位(Bit)的分辨率,这就是有些日系编码器的17位高位数编码器的得来了,它一般就用“位,Bit”来表达分辨率了。这种日系的编码器在较快速度时,内部仍然要用未细分的低位信号来处理输出的,要不然响应就跟不上了,所以不要被它的“17位”迷惑了。角度编码器-必力信光电-供应角度编码器由苏州必力信光电有限公司提供。苏州必力信光电有限公司在光学计量标准器具这一领域倾注了诸多的热忱和热情,苏州必力信光电一直以客户为中心、为客户创造价值的理念、以品质、服务来赢得市场,衷心希望能与社会各界合作,共创成功,共创辉煌。相关业务欢迎垂询,联系人:谢先生。)
苏州必力信光电有限公司
姓名: 谢先生 先生
手机: 13814988065
业务 QQ: 107372462
公司地址: 昆山市玉山镇丁泾路158号
电话: 0512-82177223
传真: 0512-82177223